中醫認為,小米味甘、咸,性平,微寒,有健脾和胃、補腎氣、清虛熱、利小便的功效,是治療脾胃虛弱、氣血受損、產后虛損、食欲不振的營養康復良品。
現代營養學也認為小米的營養價值豐富。
據分析,小米含有大量蛋白質,碳水化合物及維生素B1、B2、E,鈣、鐵、鋅、鍶等微量元素。
每100克小米約含蛋白質9.7克、脂肪3.5克、碳水化合物74.6克。
此外,小米還含有胡蘿卜素及人體所必需的蛋氨酸、賴氨酸、色氨酸等,是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糧。
小米粥自古以來就被稱為“代參湯”,而熬粥也是小米最補的吃法之一。
下面,小郎中按照各種食物的功效,給大家搭配了8款香、甜、潤的小米粥。
快來看看,您適合哪一種:
原料:小米150克、南瓜300克。
做法:南瓜去皮切丁,小米淘洗干凈,放入電飯煲浸泡1小時后,熬煮至軟爛即可。
原料:小米150克、小棗10顆、花生仁、瓜子仁、紅糖10克。
做法:
1.小米淘洗干凈,放入湯鍋中用清水浸泡30分鐘左右;紅棗洗凈,去核,紅棗肉切碎備用。
2. 取湯鍋,注入適量清水,燒開后放入小米,轉小火慢慢熬煮,待小米粒粒開花時放入紅棗碎,攪拌均勻后繼續熬煮,待紅棗肉軟爛后放入紅糖,花生碎拌勻,再熬煮幾分鐘即可。
原料:山藥45克、小米50克、白糖。
做法:
1.把山藥洗凈削皮,切成小塊;小米用水洗凈。
2.鍋中加1000毫升水燒開,放入小米煮5分鐘,放入山藥一起煮,大火煮5分鐘,小火煮15分鐘,放入適量白糖調勻即可食用。
原料:小米2小把、雞蛋1個。
做法:
1.砂鍋中加入兩碗水,燒開;小米洗兩遍,瀝干水;雞蛋煮熟。
2.鍋中水開后,放入小米,攪拌幾下,中火燒開后,改小火煮5分鐘。
3.雞蛋剝去殼,取出蛋黃,放碗中用勺子碾碎,小米粥盛到碗內,上面撒上碎的蛋黃即可。
原料:小米30克、棗10顆。
做法:
1.小米洗凈瀝干水分;紅棗洗凈去核。
2.小米,放入平底鍋,用小火炒至干爽,并飄出香味即好。
3.炒好的小米倒入砂鍋,放入去核的紅棗,倒入足量冷水,大火煮開,轉小火熬至濃稠成粥即可。
原料:小米150克、玉米碎80克、冰糖
做法:
1.小米、玉米碎淘洗干凈,放入鍋內,加水,開大火煮。
2.轉小火,用湯勺攪拌一下,再煮至米碎軟料黏稠,按自己的喜好放進冰糖即可。
原料:小米、雞肉、豆腐、胡蘿卜各適量。
做法:
1.先把小米粥煮好;雞胸肉切碎,和嫩豆腐一起放入攪拌機打成雞肉豆腐泥。
2.雞肉豆腐泥放入開水中燙熟做成小小的雞肉豆腐丸子;胡蘿卜切成薄片蒸熟,再碾碎。
3.把胡蘿卜泥混合到粥中,再放入煮熟的雞肉豆腐碎即可。
原料:小米30克、西芹20克、香菇2朵。
做法:
1.西芹去葉洗凈,切小丁,用開水略焯;香菇去蒂,洗凈,切小丁。
2.湯鍋內加冷水燒開,下入小米熬煮,中火煮至小米粒漲開,放入香菇丁續煮。
3.蓋上鍋蓋,轉小火將小米煮爛,下西芹丁煮開即可。
注意:小米粥不宜太稀薄;淘米時不要用手搓,忌長時間浸泡,忌用熱水淘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