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氣漸漸的開始變冷,別忘了打開身體上的這8個“暖氣”開關
來源: | 作者:佚名 | 發布時間: 2022-11-30 | 88 次瀏覽 | 分享到:

這段時間天氣漸漸的開始變冷,對于怕冷的人,別忘了打開身體上的8個“暖氣”開關,它能讓你整個冬天不怕冷。


第一個“暖氣開關”——耳朵


中醫認為“腎開竅于耳”,秋冬交替的季節里,氣血運行不暢或者腎陽虛的讀者朋友耳朵比較容易生凍瘡。這個時候經常按摩耳朵,不但能預防耳朵凍瘡,還能有助于腎臟的保健和氣血的順暢。最常用的三種按摩方式是拉耳垂、提耳尖和摩耳廓。

拉耳垂:用兩手的拇指、食指同時按摩耳垂,先將耳垂揉捏、搓熱,然后向下拉耳垂15~20次,發熱發燙為度;

提耳尖:用雙手捏住雙耳上部耳輪,適量提拉耳尖,提拉的時候大拇指和食指順便對耳尖進行按摩,以微微發熱為度;

摩耳輪:拇指位于耳輪內側,其余四指位于耳輪外側,揉搓2~5分鐘,再往上提揪,以耳部感到發熱為止。

第二個“暖氣開關”——大椎

督脈為“陽脈之海”,總領一身之陽氣,而大椎穴為“三陽、督脈之會”,也就是說,全身的陽氣都在大椎穴處交匯。按摩這個穴位就是打開全身“暖氣的總開關”,能達到調節全身陽氣的目的。

大椎穴在人體背后正中線上,第七頸椎棘突下的凹陷處。也就是在低頭時,頸后最明顯的那個突起下方的凹陷中。

對于不便按摩這個穴位的讀者朋友也可以請淋浴來幫助你打開這個“制暖開關”。比如大家在淋浴時,將淋浴頭對著大椎穴沖洗,能讓你在寒冷的季節洗完熱水澡之后感覺渾身更加溫暖。

需要注意的是熱水浴每一次時間不可過長,一般不超過20分鐘,體弱或伴有心血管疾病的人,還應酌情減少時間。淋浴熱水的溫度一般在45攝氏度左右為宜。

第三個“暖氣開關”——肩井

肩部被推拿按摩過的讀者朋友都有這樣一個體會,那就是感覺肩部不但輕松而且還有點暖和,為什么呢?因為氣血順暢了,陽氣運動起來了。而藏在我們肩部的這個“暖器開關”就是一個叫做肩井穴的穴位。按摩肩井穴不但能夠讓我們的肩部暖和,還能直接治療或輔助治療肩膀酸痛、頭重腳輕、眼睛疲勞、耳鳴、高血壓、落枕等。

保健按摩中的“拿肩井”就是不錯的好辦法。具體的操作方法是,被按摩者坐姿,按摩者立于被按摩者身后,雙手虎口張開,四指 并攏,自然搭在被按摩著雙肩井部位,四指與拇指相對用力作有節律的拿捏動作。如果再用空心拳幫老人捶捶后背,效果會更好。

需要提醒大家的是,肩井穴位的按摩力度不要過重、過久,尤其有血壓高或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不可久按重按。

第四個“暖氣開關”——神闕

寒冷時節容易受涼腹瀉或者腹部不溫影響消化和睡眠,我們的腹部有沒有“暖器開關”呢?

有!就是神闕穴!神闕穴的位置很好找,即肚臍,是人體的長壽大穴,也是腹部的保暖要穴。

經常對神闕進行按摩,可使人體精神飽滿、腹部溫暖、面色紅潤、益壽延年。按摩這個穴位還對腹痛腸鳴、水腫膨脹、泄痢脫肛、中風脫癥有獨特療效。

讀者朋友們可每晚睡前將雙手搓熱,放于肚臍,順時針和逆時針交替慢慢揉轉,以肚臍周圍感到溫熱為度。

第五個“暖氣開關”——陽池


再冷的時候我們的手總要拿出來工作和學習的,其他地方能靠衣物長時間保暖,我們的手呢?我們的手上也有一個“取暖開關”,它就是陽池穴!這個穴位顧名思義就是陽氣聚集的地方,如何尋找呢?

它在我們手掌的腕關節背面,由第4掌骨向上到腕關節橫紋處有一凹陷處。簡單地說腕背橫紋中點區域就是陽池穴了。刺激陽池穴,要慢慢地進行,時間要長,力度要緩。最好是兩手齊用,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壓另一手的陽池穴,再換過來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壓這只手上的陽池穴。這種姿勢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傳到陽池穴內,還用不著別人幫忙。

第六個“暖氣開關”——勞宮

有的讀者朋友覺得手部冰冷好像只按揉陽池穴力度不夠,別著急!我們的手上還有一個取暖的“開關”,就在我們的掌心里!它叫“勞宮”。大家屈指握拳時,中指指尖所點處就是這個穴。

勞宮穴屬手厥陰心包經穴,為心包經之“滎穴”,五行屬火,按摩這個穴位可采用按壓、揉擦等方法,左右手交叉進行,注意要逆時針按揉,否則就變成清火了。

左右每穴各操作10分鐘,每天2-3次,不受時間、地點限制。也可每晚臨睡前半小時,先擦熱雙手掌,右掌按摩左勞宮,左掌按摩右勞宮各36次,可使寧神養心,促進睡眠。

在這里,小編再給大家推薦一個加強版按摩勞宮穴方法:

首先,面南站立,頭正身直,下頷微收,百會上頂,微閉雙眼,放松入靜,默念“守一求真”九遍。體會形松意松,氣在其中,天人合一,身入虛空之境。

接下來,雙手由身體兩側向前抬起與肩平,掌心向外,指尖向上。此時雙手臂與肩部呈一直線。然后肘部下垂,帶動以掌向肩部收縮至肩側;雙手保持手心向外,指尖向上,雙掌回收到最大限度后,兩臂再向兩側伸直,如此一伸一縮,連續其作九次后接下式。雙掌回收時體會身周能量通過勞宮穴進入身體,雙掌外推進,體會體內濁氣向外排出。

然后,雙手掌心向地,體會掌心與地氣相接,吸氣,上抬,體會地氣通過掌心吸入體內;下壓呼氣,體會體內濁氣通過掌心排入地心。連續九次;

再雙手掌心向上,上抬,吸氣,體會能量通過掌心進入體,反掌,掌心向下,下壓,體會體內濁氣進入地心。

最后靜止,默念“守一求真”9次,體會掌心氣感。

此方法功效可修通手三陰、手三陽經絡,可開啟人道,開勞宮穴,并且為將來開人門作基礎。

第七個“暖氣開關”——足三里

上肢暖和了,下肢冰冷怎么辦呢?這個部位的“取暖開關”在哪里呢?《靈樞》記載:“陽氣不足,陰氣有余,則寒中腸鳴腹痛……調于足三里。”秋冬季節養護陽氣,常按揉足三里穴可補中益氣,讓下肢溫暖。該穴位在外膝眼下3寸,距脛骨前嵴1橫指,當脛骨前肌上。取穴時,由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,在腓骨與脛骨之間,由脛骨旁量1橫指,該處即是。

常用的方法是拇指按揉足三里:用拇指指面著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,垂直用力,向下按壓,按而揉之。其余四指握拳或張開,起支撐作用,以協同用力。讓刺激充分達到肌肉組織的深層,產生酸、麻、脹、痛和走竄等感覺,持續數秒后,漸漸放松,如此反復操作數次即可。

第八個“暖氣開關”——涌泉


不少人最怕冷的地方就是腳,甚至穿棉鞋都暖不起來!我們的腳上也有一個“取暖開關”,它就是很多讀者朋友都知道的涌泉穴!此穴位于足底部,在足前部凹陷處,是人體十二經脈腎經的首穴。涌泉穴在人體養生、防病、治病、保健等各個方面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。尤其適合怕冷、腎虛、沒力氣、精神不振的老年女性。推搓涌泉穴其實就是“搓腳心”,俗話說“若要老人安,涌泉常溫暖”。

如果每天堅持推搓涌泉穴,可使老人精力旺盛,體質增強,防病能力增強。其實不光是對于老人,年輕人和兒童也適合按揉這個穴位為腳取暖。大家每天早上醒后在床上也可以試試干洗腳。具體做法是用雙腳掌互相搓,也可用右手搓左腳,左手搓右腳,重點搓涌泉穴。每日堅持推搓涌泉穴,可增強寒冷季節的防寒保暖能力。

平時有空的話雙腳站立:雙手按在兩腎上,身體重心放在左腳,右大腳抬起至與地面平行,再緩緩降落,然后再上提,再落地。九次,后換腳亦九次。

功境:體會雙腳與地氣相接,隨著腳的抬起,吸氣時通過涌泉穴采地之靈氣進入身體,且體會腎部感覺;落地,體會體內濁氣與病氣通過涌泉穴排入地心。

功效:此方法可加強腳心涌泉穴通道,更強更快地實現與地氣相接,實現人體與大地之氣的補益與人體自我身體的清理。


中文字幕视频|中文字幕日韩人妻在线视频|中文字幕日韩哦哦哦|中文字幕精品久久天堂一区广东省健康养生协会